按我連結來 F.C. 的臉書專頁按讚,Like me on Facebook,隨時關注新的內容與報告,
或者是到 F.C. 個人推特帳戶,follow me on Twitter,看看我最近又在鬼扯那些蛋,
不定時更新 WWE、TNA、ROH、新日本...等一大堆的消息
想看更多的選手名鑑 / 小名鑑嗎?快按我連結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選手!
written by F.C.Styles in 2017.04.02
就在明天,WWE 年度重點大會:WrestleMania 33 就要在佛州奧蘭多正式開幕,今天我們延續昨日的話題,要繼續跟摔角迷們回顧過去 WrestleMania 的種種。但我們聊的不是經典對決,不是經典回憶,而是「壓軸賽」。從 1985 到 2016 之間,總共 32 場 WM,也就有 32 場壓軸賽,我們的目標,就是要一場一場檢視,看看這 32 年,WWE 是安排什麼樣的對決,來當作當天的最後一場比賽?而這些壓軸賽,那些是讓觀眾心滿意足地回家?那些則又是讓人覺得浪費錢又浪費時間?
昨天已經看過第1屆到第17屆,今天就是從第 18 屆,一路看到去年的第 32 屆!
WrestleMania X8
Chris Jericho (c) vs. Triple H for Undisputed WWF Championship
第18屆的 WM 最後壓軸賽,是由 Chris Jericho (*024 , 簡 / 生) 與 Triple H (*012 , 簡 / 生) 進行無庸置疑冠軍戰。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在 90 年代的前半部與中間,WCW 越來越壯大,把 WWF 修理得很慘,為了與之抗衡,WWF 改變了節目風格,改變了比賽風格,改變了選手風格,來個神逆轉,重新取得上風。事實上,也有很大因素是 WCW 不知怎麼搞的,錯誤決策越來越多,最後變成賠錢公司,只得收掉。2001 年就是 WCW 的末日,WWF 打贏了這場收視率大戰,並把對手公司買了下來。既然都把 WCW 買下來了,那當然就是要趁機羞辱一下對手囉~ 所以在前一年,WWF 打了一個 "WWF vs. WCW/ECW" 的「入侵劇情線」(The Invasion),這條劇情其實安排得滿失敗的,不過那就以後有機會再談,我們先知道背景故事就好。
總而言之,因為把 WCW 收下來了,所以 WWF 也趁機玩了好幾個月 WCW 重量級冠軍腰帶 ( 那時被 WWF 更名為 WCW 冠軍 ),最後決定把腰帶收一收,所以安排了一場「無庸置疑冠軍戰」,在 2001 年 12 月的 PPV 大會 Vengeance 上,透過一場四人戰,來決定出第一個毋庸置疑冠軍!這場贏家會是誰呢?是擂台上最狂暴的德州響尾蛇 "Stone Cold" Steve Austin (經典 , 簡 / 生) 嗎?還是又嘴砲又有魅力,最有電力的 The Rock (*經典 , 簡 / 生) 呢?噢噢,我知道了,一定是曾拿過奧運金牌,同時也是多次世界冠軍持有者的 Kurt Angle (小名鑑),對吧!
結果是 Chris Jericho。
Jericho 在觀眾眼中是個壓軸賽等級選手,但那是很多年之後的事 |
首先摔角迷們請了解,Y2J 叔叔在日後確實證明了他是擂台上另一個票房保證,更是個世界冠軍王者的料,但在 2001 年的時候,他還是在 Mid-card 卡司上。問題不是 Jericho 本身的能力,而是那時「WWF 根本還沒把他的形象建立起來」,就直接把「統一了兩條世界冠軍的男人」這個位置給 Jericho。所以當時,Jericho 擊敗了 The Rock 與 Austin,其實某種程度上很讓人傻眼。那種感覺,就像是今天看到 Dolph Ziggler,前面幾個月還在跟 Kalisto 與 Apollo Crews 打,結果隔一個禮拜,忽然看到他一晚撂倒 Randy Orton 與 A.J. Styles,變成世界冠軍王者。選手本身的能力是沒問題,但 WWF 你那時一直把他放在 Mid-card 中,也花幾個禮拜、一兩個月來建立一下呀!
基本上,WWF 不是真的要捧 Jericho,只是把他當成是過度冠軍 |
對於為什麼 WWF 會跳過 The Rock、Steve Austin,連 Angle 也跳過,改讓 Jericho 當冠軍,現在暫時沒有一個答案。總之,那時 WWF 真正想做的,就是安排 Triple H 來個強勢回歸,再來個帥氣重返王座。是的,在 2001 年,因為膝蓋受傷 ( 還是大腿?我有點忘記了 ),Tripe H 離開擂台半年,完全錯過 2001 的入侵劇情線。到 2002 年,已經復原了,就安排 Triple H 打贏皇家大戰,上前挑戰 Jericho 的無庸置疑王座。為了鋪陳雙方的恩怨熱度,還特別讓 Stephanie McMahon 轉為 Jericho 站台。
更囧的是,這場壓軸已經被前面的 Rock / Hogan 給掩蓋掉了 |
但最後,這場壓軸卻也是很容易令人遺忘的一場,因為 WWF 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們把 The Rock 與 Hulk Hogan 的對決擺在前面。對,雖然在前面十年,觀眾已經看膩了 Hogan,但對於中間消失數年,終於又回歸 WWF 擂台,而且還是和另一個新時代的巨星:The Rock 進行首次對決,摔角迷還是很買帳的。事實上,整場大會的最高潮,就是在這場單打上,全場都樂瘋了。導致最後 Jericho 與 Triple H 的比賽,相比之下就是很冷淡,一點也不熱。
基本上這場壓軸,比賽內容滿好的,就是選手魅力不夠,以及前面已經有了 The Rock vs Hogan,導致場面變得很冷清。
WrestleMania XIX
Kurt Angle (c) vs. Brock Lesnar for WWE Championship
今日你所熟知的 Brock Lesnar (*經典 , 簡 / 生),是在 2002 年從培訓聯盟 OVW ( Ohio Valley Wrestling ) 誕生的新時代巨星,具有筋肉體格、絕佳運動能力,以及大學時期的扎實角力底子,Brock Lesnar 是一顆被所有人都看好的新星。跟今日「單純用力量把對手丟來丟去的野獸」的風格完全相反,那時的 Lesnar,同時滿足不同摔角迷的喜好,當然就是 WWE 決定大捧的明星。
在 2002 年,WWF 更名成 WWE,並且採取品牌分立制,拆成 RAW 與 SmackDown!,選手也分流到不同品牌中。F.C. 自己是不太確定,在安排 WM 大會的壓軸賽,是要用哪邊的故事,WWE 的決定標準是什麼,但總之,WM19 的壓軸是 Kurt Angle (小名鑑) 與 Brock Lesnar 的 WWE 冠軍防衛戰。
先來講講 Kurt Angle,在成為職業摔角手前,他曾是角力選手,還不只如此,Angle 曾進入美國代表隊,在 1996 年參加奧運,甚至還拿下一面金牌,是真正為國爭光的人物。之後,他選擇當職業摔角手,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後,直接在 WWF 的主秀登場,很快就被加入到主要卡司中。Angle 的擂台形象,就是「一個拿過奧運金牌,一直自稱是美國英雄」的臭屁反派。2003 年的壓軸,就是安排讓 Angle 與 Lesnar 比賽。
事實上,Lesnar 在 2002 年就有亮眼的表現,首先拿下擂台之王優勝,然後又在 SummerSlam 打趴 The Rock,拿下 WWE 冠軍。欸,真的,在 WM19 前,Lesnar 就先拿過 WWE 冠軍腰帶,而且那時候的形象還是反派。不太確定為什麼會忽然把他大洗白。
基本上比賽內容很好,但不論是選手知名度還是故事堆疊,以及賽事宣傳,都有點不足 |
我想,現在正在閱讀這篇的各位,應該跟 F.C. 一樣,很喜歡 WM19 的壓軸,畢竟是 Brock Lesnar 呢!誰不喜歡呀!但當時的壓軸卻有個小小的弱點:宣傳得太少。是這樣的,雖然 Brock Lesnar 在前一年崛起,還拿下過 WWE 冠軍,還被包裝成是無堅不摧的野獸,但以 WM 這種年度重點大會來講,Lesnar 當時的知名度還是不足。再加上那時前面還有兩場比賽,一場是 Stone Cold 與 The Rock 兩大超級巨星的對決,當時大家就已經知道 Austin 因為身體因素,即將從選手身分引退,這場對決的吸引度比 Lesnar/Angle 更強。另一場則是被 WWE 標榜為「20 Years in the Making」的 Vince McMahon vs. Hulk Hogan,相較於最後壓軸,WWE 花了更大心力在宣傳這場「看兩個老頭子,其中一個還不是正職摔角手,還在為了 10 年前的恩怨對上彼此」對戰。因為這些緣故,雖然比賽內容不錯,但 Lesnar / Angle 的比賽真的被削弱了。
WrestleMania XX
Triple H (c) vs. Shawn Michaels vs. Chris Benoit for World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WM20 的壓軸賽,變成是 RAW 所提供的故事線,這回是 Shawn Michaels (*009 , 簡 / 生) 與 Triple H 的單打賽,最後是 Michaels 躺在場外,Triple H 一個人在擂台上,然後忽然宣布棄權,放棄王座,腰帶被懸空。
沒有啦,開玩笑的XDDDD 摔角迷都記得,這一屆的壓軸是三方威脅賽,第三個選手是 Chris Benoit。繼續講下去以前,先了解,當時 WM 來到第二個 "10",是另一個很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所以能在這樣特殊的場合上,進入壓軸賽,對任何選手的職業生涯都是很大的加分。
今日的摔角迷,普遍不認識 Chris Benoit,那是因為他在 2007 年因情緒失控,涉入凶殺案再自殺,這件事給 WWE 甚至整個職業摔角界留下極大汙點,遠超過他對這個行業的貢獻,所以 Benoit 變成一個大家不願再提的名字。不過今天這篇不是要來評論這件事,我們還是從還沒有任何事情發生的 2004 年,來看這場壓軸賽吧。
Chris Benoit 是來自加拿大的摔角手,曾受訓於卡爾格利的地牢,後來在 ECW 與 WCW 打過比賽,之後再轉戰到 WWF / WWE。他的摔角風格是混合「技術」與「蠻幹」兩種,你可以看他用盡蠻力來對付對方,卻也能看到用精湛的技巧來折服對手,擂台風格是真的很迷人。
而當時的故事鋪陳是,Chris Benoit 參戰 2004 年的 Royal Rumble,還以第一入場順序,打贏了 30 人大戰。原先是屬於 SmackDown! 品牌的他,卻遭到反派總經理 Paul Heyman 打壓,被迫轉移到 RAW 去行使頭號挑戰權,就插入了世界重量級王者 Triple H 與 Shawn Michaels 的恩怨,變成一場三方威脅賽。
當年的 WM20 很有歷史意義,因為除了最後壓軸是 Benoit 之外,同晚另一場 WWE 冠軍戰,是 Eddie Guerrero (*028 , 簡 / 生) 與 Kurt Angle 的防衛戰。我不太確定為什麼 WWE 會忽然做此安排,但 Chris Benoit 與 Eddie Guerrero 都在同一晚當上聚光燈底下的主角。
摔角迷們都知道,多年以來,不管是 WWE 還是 WCW,都喜歡用「健壯的肌肉棒子」當招牌選手,但其他很有巨星魅力、體積沒那麼健壯的,還是大有人在,Jericho、Guerreo、Benoit 就是絕佳例子,他們的身形嚴格講,並不突出。記得是 Kevin Nash 吧,甚至還說過「要是讓 Eddie Guerrero 這種人當世界冠軍,這個團體就完了」這種話,真是令人氣憤。F.C. 自己是不太確定,為什麼 WWE 當年會忽然改變心意,讓 Guerrero 與 Benoit 當壓軸,但 WWE 這次真的做得很好,就像十年後的 Daniel Bryan 那樣,讓 Benoit 與 Guerrero 當壓軸,象徵著這個行業的轉變。
WrestleMania 21
Triple H (c) vs. Batista for World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第 21 屆的 WM 開始,象徵著 WWE 進入到全新的時代,公司的招牌大樑改由新時代巨星來肩負起。當年主打的最後壓軸,是 Batista (小名鑑) 與 Triple H 的世界重量級冠軍戰。
我們先來看一下背後故事,就如同 Brock Lesnar 一樣,OVW 出產的練習生,另外有三個在未來成為 WWE 的新時代巨星,就是你所熟知的 John Cena、Randy Orton 還有 Batista。2003、2004,就是 WWE 讓這些新時代選手進入主秀,開始堆疊,到 2005 年來收割。( 所以你注意到,同樣是同期的練習生,Brock Lesnar 上位速度異常的快吧? )
總而言之,WWE 當時讓 Triple H 親自帶著 Batista 與 Randy Orton,透過進化論軍團的故事線,要把他們推到巨星選手的位置,最後確實是成功,兩新選手成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Randy Orton 被包裝成「專獵殺資深老手」的臭屁新人「傳奇殺手」,而 Batista 則是充滿肌肉力量的「野獸」。WM 21,WWE 就決定讓 Batista 正式坐上世界冠軍的王座,所以安排了這場壓軸賽。
以故事堆疊來說,雖算不上特別有張力,可是也足夠。透過前半年的劇情,讓摔角迷看見 Batista 漸漸對大金腰帶產生興趣,並漸漸質疑 Triple H 的權力。最後兩人在 WM21 最後,打了一場 20 分鐘的對戰,並由 Batista 拿下勝利。但這場壓軸卻有個弱點:其實滿平庸的。故事張力沒有拉到很高,比賽內容也普普,唯一的看點就只是新時代選手的上位而已。以 WM 這樣年度重點大會來說,這場壓軸實在是很一般。
WrestleMania 22
John Cena (c) vs. Triple H for WWE Championship
這一年的壓軸賽安排,是由 John Cena (*020 , 簡 / 生) 與 Triple H 對戰。是的,雖然在前一年,John Cena 就參與了 WM 上的世界冠軍戰,但這是 John Cena 的首次參戰 WM 最後壓軸,對上的對手還是 Triple H。
但老實講,這次的壓軸也頗弱,弱點就是故事性不強。當年的皇家大戰優勝者是 Rey Mysterio,結果他參與的世界冠軍戰是放在前面打,還是打三方威脅戰,而且還是壓制另一個挑戰者來獲勝,雖然是頂著已逝的 Guerrero 名義,但嚴格講起來,那一次 Mysterio 比較像是硬捧上去,而且還捧得沒什麼誠意,所以摔角迷們也不太買帳。
至於 Triple H 與 Cena 這場比賽的劇情呢?就,既然皇家大戰的優勝者是要挑戰 SD! 那邊的冠軍,那就隨便安排個頭號挑戰者資格決定賽,然後再開始鋪陳 Triple H / Cena 的故事吧。
所以不管是最後壓軸,還是另一場世界冠軍戰,當年的故事性都很弱。
WrestleMania 23
John Cena (c) vs. Shawn Michaels for WWE Championship
第 23 屆的 WM 壓軸,一樣由 John Cena 來負責,而他的對手,就是另一個巨星:Shawn Michaels 了。雖然嚴格講起來,這次的壓軸賽背後故事也很弱,相較之下 SD! 的 The Undertaker / Batista 還強得多。不過這也不能怪 WWE,要是 F.C. 沒搞錯,原先的計畫中,是要讓 Triple H 跟 John Cena 再次碰頭,但在 2007 年的一月,Triple H 不慎拉傷肌肉,又要退出養傷半年。所以 Shawn Michaels 是替補上來的對手。
雖然是很晚的時候才開始鋪陳這段恩怨,但 WWE 還是透過「讓 Cena 與 Michaels 一起拿下雙打冠軍」,來增加一點點兩人間的緊張感。而且,老實講,這場比賽打的滿好看的,兩位選手不愧都是很擅長與對方配合的摔角手,真的鋪陳出一場不賴的比賽。所以講句公道話,那些質疑 Cena 摔角能力的摔角迷,真的可以找這場來看看。只要比賽打得好看,就可以讓觀眾心滿意足的離開體育館了。
WrestleMania XXIV
Edge (c) vs. The Undertaker for World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雖然連續幾年的 WM 最後壓軸算比較弱,但 WM24 就很不一樣了。首先要提的是,雖然兩選手早就拿過世界冠軍腰帶,也曾在 WM 上打大比賽,但這是 Edge (*004 , 簡 / 生) 首次登上 WM 壓軸,The Undertaker (*029, 簡 / 生1 / 生2 / 生3) 也是經過十年後,才第二次登上 WM 最後壓軸。
我們首先來講講背後故事,2008 年的皇家大戰優勝者是 John Cena,他參戰的比賽在前面幾場就打完了 ( 那幾年皇家大戰優勝都沒有來當最後壓軸呢 )。另外一邊,則是 The Undertaker 上前挑戰 SD! 最大反派:Edge 的世界重量級王座。這兩位選手的恩怨,也是從二月份決定頭號挑戰者之後才開始 ( 好像那幾年的壓軸賽,恩怨都鋪陳的很晚 ),但在那之前,Edge 就已經因為 Vickie Guerrero 的助陣,而轉型成最大反派,事實上,說他是這十年最精彩的反派選手也不為過。Vickie Guerrero 是 Eddie Guerrero 的遺孀,後來也加入到 WWE,參與故事演出,但 WWE 把她包裝成痴女大媽,願意為了 Edge 這小鮮肉,濫用總經理職權。所以這場故事的最大賣點,就是大家都喜歡的黑暗帝王,上前挑戰 Edge 這大反派。
顧慮到前面還有一場 Michaels / Flair 的比賽,Edge 與 Taker 真的把這場壓軸打得很好 |
雖然這一年的故事鋪陳相對較弱,但因為兩選手自身的角色性質,以及各自早已在摔角迷間建立起自己的知名度與人氣度,所以當壓軸賽還是挺適合的。況且,兩人比賽過程也是很精彩,甚至讓現場摔角迷無時不緊張「該不會不敗紀錄就這麼斷在 Edge 手上吧」,所以是非常出色的壓軸。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很多壓軸賽會因為「前面跑出一場更精采的比賽」而降格很多,WM24 當天稍早,就已經上演了一場故事性更強的 Shawn Michaels / Ric Flair,然而在故事性這麼強的比賽後,Edge / Taker 卻能繼續打出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比賽,這兩人真的又締造了另一個經典的壓軸。
WrestleMania 25
Triple H (c) vs. Randy Orton for WWE Championship
WM25 的壓軸,再次由 Triple H 負責,而他的對手,則是 Randy Orton。
在 2008、2009 年,WWE 為 Randy Orton 設計了一個新的擂台角色,故事上他有一個 "I.E.D." 的症頭,也就是會克制不住自己想傷害對的病症,因此 Orton 開始在比賽中做出 "Punt kick",有時還會把對手傷到很重才罷手。那時的 Orton,擂台形象就是「殘忍」。
至於這場壓軸故事,則是先舖陳出 Orton 與 Triple H 再次結怨,然後藉由把腰帶放到 Triple H 身上,來安排出這場冠軍戰。是的,Orton 首先贏得 2009 年的 30 人大戰優勝,當時他是在最後把還不是王者的 Triple H 翻出擂台來取勝。接著,Triple H 在一個月後的行刑室鐵籠賽中,打贏了 Edge,成為新 WWE 冠軍王者,繼續延續與 Orton 的恩怨。
唔,F.C. 得說,基本上 Triple H 與 Randy Orton 的恩怨發展的很不錯,因為這回恩怨故事不是建立在過去的對決上 (他們在 2004、2006就有對立劇情過),而是 Orton 自己點燃新的火,透過 Punt Kick 踢擊 McMahon 家族成員,來刺激兩方的緊張對立,張力確實拉的很緊。
雖然雙方恩怨堆疊得不錯,兩選手知名度也很高,但這場比賽過程卻出奇地悶 |
然而,這場壓軸賽,卻也一直被列在「最差 WM 壓軸」名單上。欸?兩選手知名度很夠,恩怨故事也拉很緊?怎麼還會被視為很差的壓軸賽?問題就是出在,基於不確定的原因,當天兩人打的比賽內容「異常地悶」。F.C. 自己也覺得,當時看比賽,就有一種「不知道在悶什麼」、「內容真的很無聊」的感覺。加上前面正好是 Shawn Michaels 與 Undertaker 的對決,相比之下,這場壓軸就失色的很嚴重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講這場,沒什麼好說的:就是 WM 最棒的壓軸賽 |
WrestleMania 26
Shawn Michaels vs. The Undertaker in Career vs. Streak Match
基本上這場比賽沒什麼好說的,WM 歷史上最棒的壓軸,沒有之一。
好啦,這樣講很主觀,但認真來說,WM26 的壓軸確實能放到前三名沒問題。因為重點就是「強到炸掉的故事線」。
雖然 Shawn Michaels 在前一年就已經跟 The Undertaker 對決過,當時還戰敗,但那時就已經知道「WM26 將是 Shawn Michaels 的引退賽」。身為這間公司的最大巨星,身為一顆傳奇人物,甚至是職業摔角界如典範般存在的男人,Shawn Michaels 的引退之戰絕對是件大事。而他的對手,則是另一個可說是同個輩分,也是在 WWE 締造許多傳奇,更在 WM 有著「不敗紀錄」神話的 The Undertaker。所以這場故事的看點,除了是 Michaels 的最後一戰外,「Michaels 有沒有可能在人生最後一場比賽,終結掉 Taker 的不敗神話?」
雖然這場比賽前,沒有太長久的緊張恩怨鋪陳,但也不需要了,比賽本身的故事性就極強。再加上兩個選手自身的知名度,以及最後真的打出一場緊張又好看的比賽,這場絕對是最棒的壓軸賽之一。
基本上,WM27 的壓軸,是最沒什麼人記得的一場 |
WrestleMania 27
John Cena vs. The Miz (c) for WWE Championship
WM27 的壓軸,是安排新時代選手 The Miz (小名鑑) 與 John Cena 進行 WWE 冠軍防衛戰。是的,The Miz 當時是以王者身分進行防衛戰。但這場比賽的真正重點,卻不是在 Miz 身上。
一直到 2017,The Miz 還是 WWE 的常規選手,基本上摔角迷都認識他,而他的粉絲也不在少數,但 Miz 一直有個弱點,就是他的摔角能力並不出眾。倒也不是說他差到哪去,只是跟其他選手比起來,Miz 的比賽表現確實一直保持在平平的狀態,並不突出。但 Miz 本身用麥克風講話的能力,來一段 Promo,或者是在擂台上的角色,則相當出色。他也把「其擂台表現一直遭到摔角迷懷疑」這點,帶進擂台角色中。
總而言之,以當時的故事來講,The Miz 在前一年透過 Money In The Bank 手提箱,讓自己成功壓制前王者 Randy Orton,成為新的 WWE 冠軍。而 John Cena 取得頭號挑戰權,畢竟兩選手過去就曾有過節,所以再次於 WM 上碰頭也是合情合理的。
問題就是,WWE 當時的故事安排,把 Miz 弄得太像路人。
雖然這場是 Cena vs. Miz,但全場觀眾只在乎 Cena vs. Rock |
雖然 Miz 麥克風表現出眾,但當時 WWE 給 Miz 的角色安排與故事安排,卻把他弄得很不強。雖然是 WWE 冠軍腰帶持有者,但仍看起來像不知道哪邊來的屁孩,打比賽常常需借助作弊手段才能贏,就連當初 Cash-In 的時候,也花了兩分鐘才擺平 Orton,雖然持有冠軍腰帶,整個給人的感覺還是弱弱的。更不用說雖然挑戰者是 John Cena,但當時 WWE 就有意安排 Cena 與離開擂台多年的 The Rock (*經典 , 簡 / 生) 再次對戰,這場壓軸的焦點完全偏移,全部觀眾都在留意 The Rock 與 Cena 的恩怨會如何發展,而不在乎這場冠軍戰結局如何。
就這使得才到隔天,就沒人記得 The Miz 的防衛戰,只記得 Cena 跟 Rock 要開打了。以年度大會的壓軸來說,這場壓軸賽真的存在感很低。
WrestleMania 28
John Cena vs. The Rock
摔角迷們都知道,The Rock 在 2004 年打完最後一場摔角賽後,就完全投入電影界,成為另一個世界知名的電影巨星。然而,從 2011 年開始,WWE 就暗示,將會讓 Rock 再次回到擂台上,而他的對手?就是 John Cena。WM28 的壓軸賽,就是 The Rock 回到擂台,與 John Cena 進行一對一單打對決。沒有任何賭注,沒有任何冠軍腰帶,就是純粹的一場單打對決,而這是一場背後故事極強的壓軸賽。
先講講這兩人的恩怨怎麼開始的,在稍早之前,John Cena 就曾經發言,表示自己很不欣賞 The Rock 只顧自己的人生,就這麼輕易拋下摔角迷,跑去拍電影,很不能認同 Rock 的態度。就這麼一翻話,點燃兩人的恩怨。
這場比賽的背後故事極強,因為兩人分別代表 WWE 不同時代的招牌巨星,兩人在各自的時代都是票房保證,但從未直接碰頭過。加上即使離開擂台以久,Rock 在摔角迷中依然有著相當的人氣,再加上 WWE 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在宣傳這場對決,讓這場比賽的可看性變得很高。是的,相較於前面很多場壓軸,是到了賽前幾個月才慢慢鋪陳,這回的對決是真的花了整整一年在宣傳,話題性自然十足。再加上兩位選手自身的名氣度,被 WWE 標榜為 "Once in a Lifetime" ( 一生才能看見一次的對決 ),這場壓軸強度真的很高。
Twice if a Lifetime 啦! |
WrestleMania 29
John Cena vs. The Rock (c) for WWE Championship
這下尷尬了,前一年安排 The Rock 與 John Cena 的對決,因為宣傳做的太強,導致 WM29 的壓軸看起來整個就蠢斃了。
WM29 的壓軸賽,WWE 決定讓 Rock 與 Cena 再打一次。雖然這回不只是一般單打,而且還是爭奪 WWE 冠軍腰帶,但因為前一年的故事太強,反過來大幅度削弱這一次的壓軸。不是啊,前面你講了一整年「一生才看的到一次的對決」,結果隔年就讓他們打第二次,難道是摔角迷都轉世投胎再看一次嗎?
打第二次就算了,更糟糕的是,這一回比賽的預測性太強了。首先,在 WM28 上,Rock 打敗了 John Cena,最後安排的橋段是 Cena 很失落地離開擂台,講述這是一場讓他很失意的敗戰。再來,Rock 在前一年就指定要在 2013 年一月挑戰 WWE 冠軍腰帶,而且還真的打贏了,再次成為新王者,這一切怎麼看,都是在作球給 Cena。畢竟,連兩年都輸給同一個人,這樣的安排實在很蠢,所以靠簡單的邏輯推理,就確定了 Cena 這回一定是打贏。
雖然這場壓軸的安排,是想要講 Cena 經過失意的敗戰後,重新振作起來的故事,但終究還是被「短時間內就實現第二次『一生只看的到一次』的對決」這個事實給抵消掉了,再加上比賽結果可預測性很高,這場壓軸弱掉了。
WrestleMania XXX
Randy Orton (c) vs. Batistia vs. Daniel Bryan for WWE World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WM 30 的壓軸賽,講了一個很棒的故事,是歷史上很棒的壓軸賽之一。問題就是,這故事並不是 WWE 給的,而是摔角迷給的。是的,摔角迷們都記得,你我都愛的 Daniel Bryan (前往小名鑑),其人氣度在 2013 年大爆發,終於在 2014 年得到認真的安排,成為世界重量級王者,乍看之下是個很美好的壓軸,但問題在,這並不是 WWE 想做的壓軸。
先來聊聊 Daniel Bryan。他在 2015 年,因為長期以來所累積的傷痛,迫使他宣告從此引退,但在那之前,他就一直是人氣很高的摔角手。在加入 WWE 以前,他就已經在 ROH 還有獨立圈累積極高名聲,多年來甚至被評為是世界上技術最好的摔角手。再加上個性很好,與人相處地很融洽,在 WWE 之前就累積了相當人氣。在進入 WWE 之後,雖然不是一開始就被排在好位置上,但還是憑藉著自己對觀眾的影響力,建立起 "Yes!" 口號,建立起能帶動全場數萬人一起 "Yes!" 的動力,建立起自己的廣大知名度。雖然前面被安排成一個很蠢的摔角手 (對,我講的就是18秒和山羊臉),但 2013 年,還是透過與 John Cena 的故事,以及與 2013 新版公司幫的對立,得到比較嚴肅的安排。再也沒有什麼,比把 Daniel Bryan 放在三十屆摔角狂熱大會的壓軸上,讓他逆轉 "Underdog" 形象,成為全新重量級王者,更好的安排了,對不對?
當然錯,Randy Orton vs. Batista 才是最棒的安排。
對,沒在跟你開玩笑,WWE 那時是真的這麼想。其實 WWE 一開始根本沒有要讓 Daniel Bryan 打 WM 壓軸賽,原先的計畫中,是想讓 Bryan 跟 Sheamus 來一場一點都不重要的普通單打來墊墊場。
首先是這樣的,雖然在 2013 的最後,藉由 Triple H 還有 Randy Orton 與 Daniel Bryan 的結怨,讓 Bryan 在摔角迷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上升,但 WWE 終究不認為 Bryan 有辦法扛起第 30 十年的年度重點大會的壓軸,這麼大的責任。所以他們找回了 Batista,讓他打贏 Royal Rumble 三十人大戰,讓 Orton 與 Batista 一起給 WM30 畫下一個美好句點。對呀,Batista 呢,從 2010 起就已經三四年沒看到的人,這期間完全沒碰過任何一場獨立圈或其他團體的摔角賽,再也沒有什麼比看到一個跟「摔角」兩個字脫節這麼久的人,一回來就贏走 30 人大戰優勝,還上前挑戰世界重量級冠軍,還又更令人興奮的了。
結果,一知道 WWE 是這樣計畫,也看到賽事安排已經定局,摔角迷當然是大反對。這就是另一個讓這場壓軸看起來更偉大的原因:Bryan 在摔角迷間的人氣度,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足以動搖 WWE 對 Bryan 的看法。就這樣,WWE 改變比賽安排,讓 Bryan 先在 WM30 當晚第一場跟 Triple H 打對台,讓他贏得挑戰權,再把他放進當晚壓軸賽的冠軍戰中,變成一場三方威脅賽。
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這次的冠軍戰是另一個完美的壓軸賽,但它之所以完美的地方並不是 WWE 的安排,而是摔角迷與 Daniel Bryan 的影響力,使得這場比賽的故事,達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強度。
WrestleMania 31
Brock Lesnar (c) vs. Roman Reigns for WWE World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WM 31 的壓軸賽,是由 2015 年 Royal Rumble 30人大戰的優勝者:Roman Reigns,上前挑戰 Brock Lesnar (*經典 , 簡 / 生) 的重量級王座。這是 Roman Reigns 首次站上 WM 壓軸,也是 Lesnar 繼 2003 那一次,過 12 年又登上這個位置。
若以故事堆疊來說,這場還滿 OK。Brock Lesnar 從 2012 年重新回到 WWE 之後,就一直被排成一種強悍的形象,其中真正大爆發,是在 2014 年,先終結掉了 Undertaker 的連勝紀錄,然後又是在 SummerSlam 上,以 16 發德式拋摔,把代表 WWE 門面的 John Cena 丟來丟去,攻下 WWE 世界重量級冠軍腰帶。在 2015 的 Royal Rumble 上,撐過三方威脅賽,衛冕冠軍王座。而 Roman Reigns,在 2015 年起,面對各種挑戰,打敗各方對手。以故事上來說,他先打贏 30 人大戰,然後又在二月 Fastlane 大會上,擊敗 Daniel Bryan,捍衛住頭號挑戰權,基本上算是堆疊的滿 OK 的。就是一種,挑戰者漸漸逼近王者的鋪陳方式。
問題是,觀眾不喜歡 Roman Reigns。
這幾年來,Roman Reigns 面臨到類似 Cena 的情形,飽受觀眾噓聲,會發生這種事情的理由很單純:WWE 太急著想要觀眾接受他。原來是這樣的,看見 Reigns 的身形、架式,認為他絕對是下一個扛起公司招牌的好人選。基本上 Reigns 沒什麼不好,但就是 WWE 太常用各種方式來捧 Reigns,急著要把他在觀眾心中的形象建立起來,急著在他還不夠有料之前,就把他放在很高的位置。這樣情況下,就造成觀眾對 Reigns 很反感。但撇開這點不講,這次的壓軸就是普普通通。
但是,最後這場壓軸卻還是給觀眾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因為當時的 MITB 手提箱持有者:Seth Rollins,半路突然殺出來,進行 Cash-In,然後就把腰帶抱走。這點讓觀眾感到很意外,MITB 這個概念已經誕生將近十年,但終於看到這手提箱被用在 WM 這年度重點大會上。所以就結果來說,這場壓軸確實是讓觀眾心滿意足地回家。
WrestleMania 32
Triple H (c) vs. Roman Reigns for WWE World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文章寫到這邊,F.C. 的眼睛真的快要花掉了,但我們終於來到最後一站了。這邊要看到的,就是在 2016 年,Roman Reigns 與 Triple H 的世界冠軍攻防戰。但基本上,這場比賽卻沒甚麼好講的,弱點就跟前一年一模一樣:觀眾不太接受 WWE 把 Roman Reigns 塞給大家。
先了解一下當時的故事安排。在 2016 年,Seth Rollins 成為了 WWE 世界重量級冠軍,變成一個相當出色的王者。我是說真的,以冠軍王者來說,Seth Rollins 做的真的很不錯。卻因為腿部受傷,而被迫放棄王座,暫時離開擂台。基本上,WWE 本來就知道觀眾不喜歡 Roman Reigns,但還是執意要讓 Reigns 上位,所以使用各種較迂迴的安排方式,要讓觀眾重新接納這選手,包括先讓他透過打贏錦標賽的方式,在 2016 的 Survivor Series 上奪冠,再安排身為反派的 Sheamus 用 MITB 手提箱,把腰帶搶走,想藉由 Sheamus 這反派來襯托出 Reigns 的形象;大概三個禮拜後,再藉由 Reigns 打贏這反派,再把腰帶贏回來。因為觀眾還是不喜歡 Reigns,這回就換 Triple H 親自下場,先弄一個「1 vs. 30」的三十人大戰,用這種蠻橫的方式,把腰帶拔掉,轉移到 Triple H 身上;然後再藉由 WM32 的壓軸,讓 Reigns 打贏Triple H 這最終反派大頭目,重新成為受人尊敬的王者。
基本上,還是那樣,以故事鋪陳來說,這回也是做的很好,但問題就是,觀眾還是不喜歡 Roman Reigns。
這感覺就跟《矛盾大對決》一樣,一個「絕對把香菇弄得很好吃的廚師」對決「絕對不吃香菇的男人」,每次都是不吃香菇的男人勝出。「重點不是這道料理多好吃,重點是這依然是香菇啊」。
所以 WWE 安排壓軸賽的情形,就變成「絕對要把 Roman Reigns 捧到讓觀眾喜歡」vs.「絕對不接受 WWE 要捧 Roman Reigns」的大對決了。
這種狀況就很尷尬,因為比賽內容不算太差,故事堆疊也還OK,只是......就是很不喜歡 WWE 硬要捧 Reigns 的做法。就跟你說我沒那麼喜歡香菇了,還硬要餵我香菇。也就這樣,摔角迷觀看這場比賽就是不期不待,冷冷淡淡。趕快趁現在離場,不然等一下大賽結束,全部觀眾一起散場時,就會水洩不通了。
補充:Triple H 在2001年5月21號Raw上雙打戰 傷到大腿四頭肌
回覆刪除「絕對要把 Roman Reigns 捧到讓觀眾喜歡」vs.「絕對不接受 WWE 要捧 Roman Reigns」
回覆刪除這段才是重點啊XDDD
這幾次真的很難看
回覆刪除最美好的回憶依然是第30屆你我都愛的 Daniel Bryan XD
回覆刪除「絕對要把 Roman Reigns 捧到讓觀眾喜歡」vs.「絕對不接受 WWE 要捧 Roman Reigns」XDDDDDD
回覆刪除